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深入阅读 > 正文

“万亿茅台”的背后,袁仁国的红与黑(上)

2020-10-06 20:59:20 来源:财经包打听

大家帮渔夫转发和点在看,让更多人能了解真相!

要说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茅台说自己第二,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有人做过测算,一瓶茅台能够卖到2000多块,但是酒的本身,成本只有85块。1瓶成本85块的酒,卖到2000块,却很少有人骂它黑心,更多的是发愁抢不到。

这就是茅台的魅力。毛主席把茅台送给斯大林,周总理用它招待尼克松,可以说,茅台酒,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传奇。

资本市场上,茅台同样也是传奇,最近几天茅台的股价一度突破1700元,总市值超过2万亿,超越工商银行成为了中国第一股。

然而,在市值上涨的背后,茅台的副总经理张家齐,茅台学院副院长李明灿却因贪腐问题被查。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茅台总计已经有13名高管落马,一系列问题随之浮出水面:茅台腐败的根源究竟在何处?

故事,还要从茅台的前任董事长袁仁国开始说起。

1

留守儿童

和万庆良一样,袁仁国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

1956年10月,袁仁国出生于贵州仁怀市后山乡,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袁仁国家里的条件比大多数人都要优越:父亲在仁怀县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是县里的农机公司干部。

但家里毕竟还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上还是有些紧张。于是父亲便把袁仁国和他的双胞胎弟弟送给爷爷奶奶照顾。

袁仁国父母的安排,遭到了家里亲戚的一致反对,尤其是袁仁国的二叔,认为袁仁国不该给年事已高的父母增加负担,但话虽如此,其二叔自己却完全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

二叔一家在当地村民心目中,是公认的“不孝子”。

比如村里挑水喝,二叔一家和奶奶各挑各的,村民看老人一个人挑水,便好心帮忙,然而二叔却对村民恶语相向,不准村民帮忙。

于是,此后挑水的任务便交给了袁仁国兄弟俩,村里人对当时的情况至今都印象深刻:

“才三四岁,只比水桶高一点,兄弟俩就一起帮老人挑水。”

除了挑水,兄弟俩也经常去陶瓷厂搬水泥,从山上搬到山下。当时搬100斤水泥,可以拿到8分钱,兄弟俩就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赚学费、贴补家用,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不过这几年,兄弟俩和老人也没少受到二叔二婶的刁难。这样的成长环境,让袁仁国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恨”的种子,一心想着自己以后有出息之后,一定要让那些亲戚后悔。

后来袁仁国成为茅台的“大当家”之后,虽然通报里写了他搞家族式腐败,但他的表亲堂亲还真没捞到一点好处。

据说有一次聚会,有个袁仁国堂妹的同学向袁仁国敬酒,袁仁国知道其身份后大怒:

“我不喝!你说什么我也不喝!”

可见,袁仁国对那些亲戚是恨之入骨,即便几十年后也是如此。

不过,小学毕业后,袁仁国兄弟俩就结束了这样的日子。由于家里的老大已经参加工作,条件好了些,兄弟俩便回到了父母身边。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向来都很严厉,弟弟犯了错,谁都不许吃饭,并教育兄弟6人: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

认真、吃苦、记恨亲戚,是袁仁国少年时期的三个关键词,也深刻影响了其后来的发展。

1973年,袁仁国从仁怀一中毕业。由于当时文革还未结束,袁仁国就和同龄人一样,上山下乡当了知青。

据《中华儿女》杂志采访,袁仁国曾回忆道:

“我们从中枢镇城里挑粪到生产队,八九里崎岖山路,担子压得两个肩膀都红肿不堪,脱了好几层皮。在农村除了耙田未干过,其他的农活我都干过。”

可见,当时袁仁国的下乡生活,还是很艰苦的。不过这样的日子仅持续了一年就结束了。

袁仁国的父亲不忍自己的孩子受罪,于是托自己的旧识,时任茅台酒厂副厂长邹开良,将袁仁国安排到酒厂工作。

不过,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比较淳朴,如果放在十年后,说不到还能让袁仁国当个一官半职。

袁仁国是从普通工人开始做起,或许他自己都想不到,后来自己能在酒厂步步高升,最终坐上最高管理者的位置。

2

从工人做起

袁仁国刚进酒厂,是从最基础的制酒工人开始做起。

当时的生产工艺落后,基本上全靠人工,而茅台酒的工艺异常复杂,所有制酒工都非常辛苦。

从下沙开始,润粮、蒸粮、摊晾、入窖,要反复经历9次,之后还有8次发酵、七次取酒,得到7个不同轮次的基酒,再按品质分等级勾调,封装5年后才能制成。

70年代的茅台酒厂

这么大的工作量,一个制酒工每天人均就要搬运近5000公斤的东西,而摊酿环节,更是要用铁锹把滚烫的高粱迅速摊开,脚经常被烫得通红。

不过,当时的袁仁国就已经展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一面。兢兢业业干活之余,还不忘向厂里的老师傅请教,老师傅也对这个好学的年轻人印象不错。

有时候,当时的厂长季克良也会下厂房视察,袁仁国同样也向厂长请教,并迅速得到了赏识,调入供应科当保管员。

到了1978年高考恢复,袁仁国和他的弟弟一同去参加高考,不过后来并没有去上大学,而是又回到了酒厂。

外界普遍认为袁仁国没过分数线,才与贵州工学院(现贵州大学)失之交臂。实际则不然,袁仁国的成绩很不错,只不过其父亲认为兄弟俩都去上大学会占用两个名额,同事会说他闲话,便把机会给了弟弟。

此外,袁仁国在酒厂确实也干得不错,领导都挺喜欢他,在干了一年保管员后,袁仁国又被调到宣传科。

之所以升的这么快,是因为袁仁国还能写一手好字。这在当时并不出奇,因为那个年代办公文件都是靠手写,袁仁国自然能得到更多机会。

袁仁国字写得好,与他父亲严厉的教育有关,除了袁仁国,袁家几个孩子字写的都不错。后来他们都上了大学,有的还步入了仕途。

不过袁仁国几年后也等来了深造的机会。1983年,袁仁国被安排去贵州工学院进修。

此举完全可以证明袁仁国当时是酒厂的“重点培养对象”,当时培训一个学生每年的费用是8千~2万,但工人普遍工资却不足百元,袁仁国进修回来后,酒厂的安排更是印证了这个说法。

袁仁国回来后的几年,陆续被安排到制酒、制曲、供销等多个部门锻炼后,又做了办公室秘书、然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并兼任书记,这一年,袁仁国才30岁。

作为全场最年轻的车间主任,其待遇却远高于其他车间。袁仁国负责的是厂里最大的车间,有两层,并首次尝试两层楼发酵烤酒,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而袁仁国真正成为茅台酒厂管理人员的一步,缘于1989年茅台酒厂的国家一级企业评选。

当时,茅台酒厂参与评选被拒,理由是作坊式生产与国际标准相去甚远。但袁仁国不服气,他主动请示领导:

“我就不信,就这么让人打发了!让我去趟北京,我要试试。”

得到批准后,袁仁国直奔北京,用了3个小时说服分管领导:

“日本、欧洲技术多先进,茅台却谁也模仿不了。这说明,茅台的标准比国际标准更高,世界上只有一家茅台!”

袁仁国的这一席话,打动了分管领导,让茅台有了参与评选的资格。

回到酒厂后,袁仁国立即担任“上等级办公室”主任,负责准备评选的工作。

1991年,“国家一级企业”的牌子如愿挂在了茅台酒厂的大门上。

正因为这件事,袁仁国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并升任茅台酒厂副厂长,成功跻身高层。

此时的袁仁国,年仅35岁。

3

临危受命

1998年,对茅台而言是命运多舛的一年。

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茅台的长期代理商糖酒公司贷不起款,与此同时,山西还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假酒案,致使国内对白酒的需求一落千丈。

茅台酒的销量也深受影响:原本一年的销售任务是2000吨,到了7月份才卖了700吨。

已在茅台集团副总经理的职位上安稳度日的袁仁国,突然被任命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担纲销售大任,可谓是临危受命。

走马上任后,袁仁国迅速从89名营销人员中挑选了17人,并鼓舞主管和员工:

“大家要唱好三首歌,一是唱好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现在茅台酒厂也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二要唱好国际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三是唱好《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我们脚下!“

于是,这17人的团队便组成了“营销敢死队”,奔赴全国各地举办研讨会、订货会,邀请经销商参加。

在派出敢死队后,袁仁国自己也采取“非常手段”,拉拢经销商。

他非常豪爽地把30年、50年、80年陈酿拿出来吸引眼球,遇到有客人的机会,凡是去的人袁仁国都会去敬一杯茅台酒,“消费者、经销商,每次十桌以上。”

袁仁国在广州订货会上发表讲话

经销商们也看到了袁仁国的诚意,便纷纷与其交好。

有一次在一个订货会上,一个经销商还用激将法劝酒:“你喝一杯,我批100箱茅台酒!”

袁仁国也不负众望,连干三杯,经销商后来也兑现了承诺。

同时,袁仁国也不忘和糖酒公司维系关系。他还邀请糖酒公司的领导,在自己家搞了个聚会。

袁仁国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大餐,并表示:

“今天我请大家喝的是杯患难酒,希望各位能帮助茅台酒渡过这个难关,够朋友的干了这杯。”

于是,袁仁国就是用这样“江湖”的方式,不仅完成了当年的销售任务,也让袁仁国和茅台都看到了经销商的力量,也与经销商培养了很好的往来关系。

这为茅台后来的壮大铺平了道路,同时埋下了经销商尾大不掉、制约茅台发展的隐患。甚至成为了袁仁国落马的伏笔。

当然,这都是后话。经此一役,袁仁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季克良对他的信任也没有落空,而事实证明1998年的这次改革,也恰恰成了茅台崛起的起点。

袁仁国也因此正式成为了茅台的“二当家”,二人共同执政的茅台,前景一片大好。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下一任茅台的“大当家”非袁仁国莫属。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2000年,贵州省轻工业厅副厅长的乔洪突然“空降”茅台担任总经理,让下一任董事长人选有了悬念。

不过当时茅台内部还是普遍认为袁仁国才是季克良的接班人,毕竟是从基层一线上来的,熟悉茅台的情况。能力也很突出,更得民心。

但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这位曾经的轻工业厅副厅长确实有两把刷子,到任后就继续开拓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铺设专卖店,并主张开发系列酒。

此外,乔洪还特别为党政军部门定制特供酒,这些都是封坛窖藏的茅台酒,不在市场上流通,但在一些地方部门里备受青睐,为茅台创造了不少利润。

往后的几年,茅台的销量一路走高,销售额从1999年的9.8亿元增至2006年的62亿元,到了2007年,茅台酒出厂价从每瓶168元升至358元。

季克良

此时,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已经“超期服役”多年,曾五次延期卸任,谁来接班,一直是茅台最大的悬念。

4

袁仁国时代

几个月后,袁仁国作为茅台接班人的趋势日趋明朗。2007年4月,乔洪被举报受贿300万,被“双规”。

乔洪涉腐事发后,袁仁国也成了此次事件中颇为敏感的人物,毕竟“高层多年权力角逐”的说法已经在外界流传多年。

不过当时季克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茅台的领导班子没有问题,袁仁国事后却极力否认这样的说法:“不存在权力之争”。

就这样,袁仁国继承了季克良的衣钵,正式担任董事长,茅台也开启了“袁仁国”时代。

然而袁仁国在上任后没几年,茅台就再次遇到了危机。

从2008年开始,次贷危机和行业不健康发展,已经给茅台带来压力,部分经销商开始下调价格。

彼时的茅台既要面对当时白酒行业普遍的产能过剩、竞争过度、广告过滥的矛盾,又要面对销售渠道萎缩的问题。

2012年,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所有高端白酒和三公消费受到严格限制。

规定出台后,经销商纷纷抛售茅台酒,飞天茅台的价格一路狂跌至800元一瓶。

可以说,袁仁国在茅台的生涯,始终扮演着一个渡难者的形象,每每拯救茅台于危难关头,这次也不例外。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2年底的茅台经销商大会上,袁仁国再次出狠招,他要求经销商:

“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一瓶,谁低价卖酒取缔谁,毫不含糊!”

袁仁国这样的做法不少没有原因,茅台未来的方向他已经想好了:将茅台品牌定位于奢侈品。

确实,在2012年以前,茅台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市场化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国以来政府做的背书,以及品牌的悠久历史。

降价一两百不仅无法扩大茅台的用户群,反而会给品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这些角度来看,茅台当时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面向社会高端消费群体,成为一家真正市场化的公司。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转变,仅仅坚持不降价还不够,在销售渠道上还要进行更多的改善。

因此,袁仁国改变了销售策略,此前糖酒公司是主力,其他经销商更像是陪跑。

但在策略改变之后,茅台开始定位为奢侈品,原来的经销商、专卖店不得不进行豪华装修,以符合茅台高端的定位。

经过3年的沉淀,茅台“奢侈品”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同时,飞天茅台因自然因素造成了产量下降,开始限量供货。

在一瓶难求的情况下,飞天茅台的价格也随之一路猛涨,供货价仅900多元一瓶的茅台,市售价又回到了2000元以上,茅台的市值也是一路上扬,营收逐渐逼近2011年的最高点。

可以说,经销商再一次帮助茅台扭转了局面,袁仁国也很感激经销商,每次经销商会议上,他坚持把经销商当作上帝、恩人,照顾特别周到。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袁仁国一手缔造的营销体系成就了茅台,后来却成为了滋生贪腐的温床。

如此庞大的经销商体系走向失控后,彻底逆转了袁仁国的命运。

“都市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admin@5iecity.net,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33家苹果概念公司上半年盈利,近八成正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晚,有37家苹果概念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上半年,33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2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占比近八成。券商分析称,预计下半年苹果AirPods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苹果5G手机换机周期将至,苹果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中证报)

    06:34
  • 蔚来宣布拟发行75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

    06:28
  • 【合理区间双向波动 人民币“弹回”年初高位】屡破阻力位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1月下旬高位。近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升值,在7月重返“6时代”后,近期继续上探。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弱、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十足,呈现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态势。(中证报)

    06:23
  • 据媒体报道:TikTok要求竞购方出资300亿美元收购其美国业务。

    06:21
  • 特斯拉CEO马斯克:美国内华达州超级工厂遭遇严重的网络袭击。

    06:20
  • 【中证报头版:合理区间双向波动,人民币“弹回”年初高位】屡破阻力位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1月下旬高位。近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升值,在7月重返“6时代”后,近期继续上探。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弱、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十足,呈现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态势。

    06:05
  • 【英媒:中国国内航空市场下月将“完全恢复”】ForwardKeys的数据显示,本月中国国内机场的客流达到2019年同期的86%。随着新增病例的减少,更多航班恢复运行,目前机票预订量已恢复到98%,其中大部分是8月中下旬的旅行。ForwardKeys公司副总裁奥利维尔·庞蒂预测,中国国内航空市场将在9月初全面恢复,这是基于多种因素,如疫情持续得到控制,航空公司继续“大力促销”。在新的免税政策助力下,海南度假胜地三亚的旅游出现强劲复苏。(环球网)

    06:03
  •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科创板魅力绽放,蚂蚁上市或将引发羊群效应】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大幅提升科创板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水平,同时也将在市场上产生羊群效应,会吸引更多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于刚刚一周岁的科创板,面对蚂蚁集团这个独角兽,既考验科创板的接纳能力也是对科创板承受能力的测试。蚂蚁集团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寻香而来”,借助科创板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05:59
  •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6.8887元,较周三纽约尾盘跌80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8688-6.8937元区间。

    05:11
  • 标普500指数11大板块涨跌各异,8大板块收涨,3大板块收跌;其中,金融板块领涨,其次是房地产板块;电信业务板块领跌,其次是非日常生活消费品板块。

    05:08
  • 美股各大类资产类ETF中,恐慌指数做多-iPath领涨,涨超3%,盘中一度涨超11%;其次是美国房地产ETF,涨1.47%;美国国债20+年ETF-iShares领跌,跌1.7%,其次是美国布伦特原油基金,跌1.27%。

    04:39
  • 市场消息:TikTok工程师据悉针对关闭美国业务可能性制定预案。

    04:35
  • New Steet Research首次覆盖台积电台股,并给予其买入初始评级,目标价为640台币。

    04:30
  • 摩根士丹利将瑞声科技评级下调至低配,目标价为38港元。

    04:30
  • 【戴尔季度盈利和营收均超预期,股价盘后涨近6%】戴尔二季度经调整EPS 1.92美元,市场预期1.38美元。 二季度经调整营收228亿美元,市场预期225亿美元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