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高端人物看深圳特区四十周年|金心异:深圳要坚持“一城三化”

2020-08-26 23:21:17 来源:投资者网

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深圳凭借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展示了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瞩目成果。迎来四十周年的深圳,如何破除当前产业链受到的阻碍,关系到深圳未来的转型升级之路。更长远发展来看,深圳需要坚持“一城三化”。

《投资者网》戴昊彤 董柴玲

在40年发展历程中,从深圳走出了一批全球领先的企业,为经济增长注入不竭动力。高效、创新等已经成为深圳鲜明的标签,深圳正朝着国际化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标奋力前行。新冠疫情之下,在全国各地GDP增速普遍下滑之时,深圳凭借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实现反弹,展现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同时,可以看到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短板逐渐显露。接下来,深圳将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利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建设成为全国幸福城市标杆,值得期待。
 

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前夕,《投资者网》与知名经济学者、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展开对话,探讨深圳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短板,以及未来的转型之路。

全球化是深圳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方向

《投资者网》:站在四十周年时间节点上,深圳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金心异:在4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深圳现在处在仍处于转型阶段。尽管深圳现在受到政府所赋予的“三区叠加”的利好影响(即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但深圳现在还处于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期。

回顾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历史,第一次转型期发生在1985年,从原来的商贸、基建建筑业转向发展工业。第二次转型期则开始于1993、1994年,从传统轻工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并在2007、2008年取得较大收获。然而,自2005年开始,深圳市政府提倡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并新增了文化产业这一方向。但现在回顾过去这15年,深圳的文化产业依然不见明显的进步。根据2006年的数据统计,文化产业占深圳经济的比重已达到10%,值得注意的是,这归结于过去深圳是全国的三大印刷产业中心。

但不幸的是,2007年后,曾经的印刷产业“航母”几乎离开了深圳,原来的三大印刷厂只剩下两个留在深圳,这对深圳的文化产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说明当时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实现转型。 

另外,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深圳最大的危机是产业空心化,尤其是高房价对深圳制造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当然,幸运的是,我们也看到本届政府是非常重视深圳制造产业发展的,比如去年12月份所展开的“深圳招商大会”,就推出了3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深圳实在空间有限,土地资源稀缺。

《投资者网》:在您看来,深圳的转型升级带来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金心异:深圳的转型升级涉及到被迫外迁的概念,而制造业外迁造成了深圳现阶段的产业空心化。深圳的产业外迁可分为两次:第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外迁从2003、2004年开始,在2008年已达到顶峰状态,最后于2010年左右完成。 

其次是制造业外迁,首先是由于2006年至2008年间深圳房价暴涨,导致深圳的传统制造业难以存活。举个例子,深圳的两大珠宝基地分别在水贝和盐田,但如今位于盐田保税区的珠宝基地基本上已撤离。再如以前罗湖区聚集了一大批玩具加工厂,现在都已撤离深圳。因此,始于2007年、2008年这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深圳制造业被迫外迁的现象。

同样,在2015年、2016年,深圳房价又一次出现暴涨,这一次则导致了深圳的科技制造业向外迁移,这一波向外迁移要么是往深圳周边及其他城市区域,要么是往越南等地。据我们在越南调研所了解到,深莞惠企业在越南设厂每年新增数量非常多。

《投资者网》: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未来深圳的产业转型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金心异:在传统制造业外迁之后,深圳剩下的只有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有85%是属于ICT产业及8个头部企业,这包括华为、富士康、比亚迪、腾讯、中兴通讯、OPPO、TCL电子、联想等。但这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华为,另一个是苹果系,两者差不多占据深圳ICT产业链的80%。

同时,深圳IT产业链之所以崛起,是因为深圳ICT产业参与到全球创新链之中,成为全球IT产业分工的一部分并担当较为重要的角色。另外,深圳的ICT产业由于其生产流程可拆卸、可模组化,它的零部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生产,深圳的ICT产业也参与到了全球产业分工。因此,全球化成为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投资者网》: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

金心异:自1978年改革以来,随着1987年全球大循环兴起,深圳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这对深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受益国要属美国和中国。从深圳参与全球大循环的历程来看,富士康的例子最为典型。20世纪80年代,富士康开始在深圳设厂,主要以桌面电脑的代工为主。

随着产业的变化,富士康的代工产品从桌面电脑扩展到笔记本。在这一过程中,富士康最大的机遇就是在专注于笔记本代工期间,获得苹果的订单,成为了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因此得到快速的扩张和发展,并在深圳的观澜和龙华都开设富士康工厂,招聘员工多达45万人,但如今只剩下10多万人。

富士康从迁离深圳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深圳的厂房租金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与深圳政府没有看重富士康的价值有关。所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因为80%高新技术企业是属于ICT产业链上,而IT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在全球创新链上,参与到了全球化大循环。

“一城三化”-幸福城市、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

《投资者网》:深圳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该走向何方?

金心异:尽管深圳的产业发展有其自身需遵循的规律,但我个人认为,深圳应该坚持4个方向,即“一城三化”,这意味着深圳需要打造成幸福城市,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从长远来看,深圳必须坚持内循环外循环变成了统一,深圳绝对不能抛弃外循环,国际化是一定要坚持走的方向之一。

首先,在坚持国际化道路上,深圳不仅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坚持参加外循环,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深圳的包容程度和开放性,打造成一个更国际化的城市。这就体现在英语无障碍化的加强,提升英语在公众场合的使用频率、引入外国劳动人口等多方面举措。

其次,深圳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法治化,加强法治化对提升深圳未来的竞争力非常重要,这也会让世界更加信任深圳这座城市。与此同时,未来中国城市的竞争更多会体现在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这首先就看城市的法治水平,如果深圳未来的法治水平达到很高的层次,有利于吸引大量企业来深圳扎根经商,促进营商环境的稳定和优化。

中央政府曾给深圳定下在2035年要建成全球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样一来,未来15年内,深圳必须把法治化作为自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有能够让中央授权在法制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突破。 

第三,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包括了市场化。市场化是深圳的立身之本,也是其成功之道。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迄今为止,深圳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一方面是由于深圳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以香港为榜样,向其学习市场化经济。另一方面,深圳已经完成了两次其他城市没有经历和完成的改革。第一次改革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深圳在设立政府体系时,把管理微观经济的政府部门全都撤掉,对政府部门进行一番精简。随后,在精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几轮国有企业改革。

第四,幸福城市也是深圳未来所需要发展的方向。因为深圳的创新活力和机遇给了年轻人动力扎根于此。但是,高房价也令深圳成为了年轻人心目中的“房奴城市”,不利于留住高学历人才。综合来看,深圳应该坚持以全球化、法治化、市场化为方向,努力打造成幸福城市是它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出路。

在2019年8月发布的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见中提出,深圳将建设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包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几个方面。深圳要成为幸福城市,必须解决三座大山的问题,分别为住房、医疗和教育。还有一个问题日后会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养老问题,这关系到深圳能不能成为幸福城市。

《投资者网》:深圳楼市持续火爆,透露出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金心异:第一个是结构上的问题,即自住比例不高。深圳目前共有约1050万套房,包括别墅、商品房、农民房小产权房等,合计达到6亿多平米(其中小产权面积占了近一半)。按照人均30平米来算,深圳市可以容纳2000万人居住,至于是自住还是出租,看个人选择,也属于社会常态。从数量来看,深圳的房子是够住的,但自住比例不高。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白皮书》,当前,湾区11城中有8城住房自有率低于60%,其中深圳住房自有率仅为23.7%。

第二个结构上的问题,就是政府保障房与商品房的比例。以新加坡模式为例,新加坡85%的人口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里面,只有15%的人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可见普惠程度之高。再看香港的公屋分配政策,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的人口占据50%,剩下50%的人购买商品房。深圳在80年代中期向香港学习房地产模式,发挥了市场化的优势,但公共住房的性质没有体现到位。

《投资者网》:如何解决深圳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 

金心异:深圳采取的办法,第一个是通过不断地容纳,把非户籍人口转为户籍人口,根据户籍来解决住房问题。另外一个就是通过设置门槛,如推出人才住房,让符合条件的人才落户,享受住房福利。目前,深圳的人才规模达到550万。按照每年净增加50万户籍人口计算,再过15年,到深圳的户籍人口将达到1250万。由于户籍门槛的限制,深圳可以消化这部分人的住房需求。

深圳的未来应该怎么办?首先,住房产品具有两种属性,一个是大件消费品,用于满足居住的需要;另一个是作为金融产品,用于投资。今天深圳的房价如此之高,原因在于这两种属性混合在一起,而金融产品的属性挤压了居住品的属性,越来越多人加入“炒房”大军。

深圳可以采用双轨制的模式,将住宅的居住和投资属性分离。对普通住宅要限制购买资格,同时放开豪宅的交易。例如对所有楼盘中普通住宅的比例提高至75%,意味着限制普通住宅的购买资格,同时增加供给,使普通住宅的房价下降。今年7月出台的“深八条”提高了购房准入门槛,要求对取得深圳户籍的购房者,需满足缴纳3年以上个税或社保;非深圳户籍的,需满足缴纳5年以上个税或社保。这两条实际上界定了购房者是出于真正的刚需,而非炒房。此外,放开豪宅交易,将其价格交给市场决定,同时设置豪宅税,加收物业空置税等,遏制住房空置情况。

《投资者网》:深圳的医疗资源短板应如何弥补?

金心异:深圳的医疗短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供给,一个是质的保障。深圳过去用了十年时间进行医疗制度改革,在量的供给上,已经基本能满足深圳两千多万人口的需求,当然不可忽略的是,深圳存在关内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从质的方面来说,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太少,目前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达到18家,这个数字与一些省会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深圳缺乏医师队伍的建设,整体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深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五六年前开始重视医学基础研究,包括对深圳医学院、南科大医学院、中山大学深圳医学院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将逐渐补齐医疗短板。

《投资者网》:深圳学位资源严重不足,能否匹配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金心异:深圳人口增加过快,出现了教育资源紧缺的现象。目前,深圳进行学区划分政策的调整,推行“大学区”改变招生方式,使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学校,扭转过去单校划片的局面。通过这个办法使学位房“降温”,预计接下来学位房的价格也会受到很大抑制。

从教育水平的发展来看,深圳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教育资源仍然是短缺的,但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点从深圳高考情况可以看出。实际上,深圳的高考水平从2015年起开始追赶广州。结合近五年的北大清华录取率、本科率来看,深圳的水平已经赶上广州,这是深圳教育最大的进展之一。但是确实面临着学位不足的难题,这需要想办法解决。

针对深圳学位不足的情况,实际上指优质学位不足。现在大家都想上名校,而名校的优质学位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的。除此之外,深圳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例如在孩子的初高中阶段加强国际教育的接轨。

《投资者网》:如何看待深圳将获得40周年“大礼包”的讨论?

金心异:至于扩容还是扩权,我认为这是个伪问题。经过改革开放40年,深圳已经和周边的东莞、惠州等地形成一个紧密的产业体系。如ICT产业链的发展,它不限于深圳境内,还涵盖深莞惠地区。由于行政分隔,使得资源不能由市场配置,阻碍了产业的发展。目前的关键是要如何打通内循环,需要深圳和深圳都市圈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治理体系。对于扩权的讨论,实际上是指省级的管理权限,能不能尽可能多给深圳一些。除了政治和法律事务之外,给予深圳更多发展空间。

如果不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就能够解决问题,可以不调整;如果必须经过调整才能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做出改变。对于“大礼包”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打通内循环,包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思维财经出品)■

“都市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admin@5iecity.net,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db:简介]

    11:17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
  • 【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