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仅剩4个多月,中国经济还要办好10件事!
2019年已经过去将近三分之二,还剩四个多月就要迎来2020年。在2019年过去的日子里,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在接下的日子里,我们要如何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近日,《经济日报》连刊十文,指出下半年中国经济要办好10件事。
一、继续解绑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近三年,成绩来之不易。但无论是观察楼市调控进程,还是着眼房地产发展走势,各地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些地区调控效果还曾出现反复,这与一些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有关。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房住不炒”这一定位不动摇,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措施。需要明确的是,“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是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调控,不是着眼短期增速放松调控。因此,不能为了短期经济增速放松调控,以致带来楼市泡沫和金融风险。
一是认真梳理本地区已经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以完善。限购、限贷、限外可有效抑制总需求,但也会影响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因而下一步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分类施策。二是把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以避免各地过于各行其是、朝令夕改。还要合理规划、部署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建设,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三是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尽快彻底摆脱对房地产和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加紧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搭上高质量发展快车。
二、让群众“敢”消费“愿”消费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引发了外界对“消费疲软”的担忧,甚至有人对消费能否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产生了疑虑。其实,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庞大,单月规模超过3万亿元,上半年规模达到19.5万亿元,在这样的高基数下,增速出现回落属于正常现象。
当然,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深挖消费潜力、拓展内需空间是我们必须要办好的事,也是必须当成一项系统性工程来做的事。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还要系统性地推进各项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消费稳步增长的环境。例如,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提高居民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增强消费能力;健全社保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让群众“敢”消费;完善商贸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让群众“愿”消费。
三、稳住物价,让民心稳、民生稳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比上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2时代”。今年前7个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3%。
物价事关民生,尤其与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物价稳,则民心稳、民生稳,经济发展才会更有温度、更有底气。不久前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
要保障物价基本稳定,关键是要保证市场供给总体稳定,满足消费需求,使市场预期更加稳定。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民生商品的供需特征,更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做好应对,保障商品供给,平抑由于供给短暂性不足带来的价格上涨。在加强市场供给保障的同时,也要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形势变化,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特别是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化情况的监测预警频次,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市场炒作等不法行为,努力营造更加有序合理的市场秩序。
四、投资要正确更要注重效率
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实现了平稳增长。但从投资结构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仅为3%,与去年全年9.5%的增长相比下滑较大。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为4.1%,与以往持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形成了明显差异。
考虑到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对整个投资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再加上基建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趋降,整体拉低了上半年的投资增速。
稳投资关乎经济增长。当前,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主要集中在扩大内需等方面。实现扩大内需这一目标,关键举措之一就是要稳定投资增长,特别是增加有效投资。
什么是有效投资?通常来说,能够形成资本的投资就可认为是有效投资,但在当前情况下,有效投资还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投资领域和方向上,要符合经济增长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比如制造业投资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等;二是在投资方式上,要符合市场规则,要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来提升投资效率。换句话说,有效投资不仅强调正确投资,同时也更加注重投资效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
五、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今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6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79%;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2……从一系列数据看,今年以来,稳就业工作的成绩单颇为亮眼。
尽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些结构性矛盾仍需重点关注。目前,一些传统行业在推进结构转型、去产能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结构性就业压力。从总量来看,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接近830万,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做到下半年的“稳就业”仍需付出努力。
做好稳就业工作,首先要保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其次,要做到稳就业,稳企业也是关键一环,搞活企业,才能稳定就业;第三,还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多种政策手段,满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新经济业态发展的用人需求。同时,做好稳就业工作,监测预警是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出现重大失业风险预警信号时未雨绸缪,早介入、早应对、早处置,以避免区域性、行业性失业风险演变成系统性失业风险。
六、继续写好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占全部贫困县的52.4%。阶段性的成绩固然喜人,但远没有到“交卷”的时候,更不能成为松口气、歇一歇的理由。
今年年初开展的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贫困县摘帽后剩余贫困人口减贫速度明显放缓,有的摘帽县当年没有完成减贫任务,甚至有的摘帽县出现了“换频道”苗头,把驻村工作队变成别的工作队。
脱贫攻坚是一份历史“答卷”,交卷时间是2020年,考题的核心是“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关头,越是容不得丝毫懈怠,必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成果巩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要紧盯“实”字出重拳,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不给未来埋下隐患;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要立足“稳”字下功夫,建立精准防贫机制,有效遏制返贫现象;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要围绕“质”字做文章,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七、以高质量城市群发展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
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重大战略实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这一表述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那就是要高度重视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城市群发展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
中国的城市群发展,已经不是规模与数量问题,而是提升城市群功能,建设高质量城市群的问题。城市群发展,不仅要解决城镇化的形态问题,而且要使其发挥扩内需、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群素质不高、能级不强等问题,又要着眼长远、优化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空间基础。可以说,提升城市群功能兼顾眼前与长远,既有稳增长等方面的考虑,又有区域与城市发展调整优化的原因。
提升城市群功能,以高质量的城市群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工作的突破方向与重要抓手。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快培育现代化大都市圈,三是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四是以改革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八、别让拖欠账款绊住企业的“腿”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农民工工资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个“老大难”问题要如何解决?
今年2月底工信部透露,据统计,经过一段时间集中清理,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清偿民营企业账款超过1600亿元,其中农民工工资得到优先清偿。这一轮连续数月的整治清理就清楚地表明,对“老大难”问题如果真抓实干,拿出路线图、时间表,出实招、动真格,多大的难事、多久的难题都能化解。
在重拳出手、重点治理,对突出问题突出处理的同时,治理拖欠这个“老大难”,更要从源头入手,按照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建立解决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从根子上堵死拖欠账款的漏洞黑洞。如果从根本上建立管长远的法律和制度,就能有效地清理旧账、防止新账。这对建立高质量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九、“僵尸企业”该退出就退出,不能“僵而不死”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相关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然而,由于“僵尸企业”成因复杂、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牵涉部门众多,在处置中存在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一些地区和部门对此有畏难情绪,步子迈不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阵痛,但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只有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才能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僵尸企业”出清,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必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其次,要区分不同情况妥善处置。不搞“一刀切”,对已丧失清偿能力、但有一定发展潜力和重组价值的“僵尸企业”,加快实施破产重整、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最后,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盘活“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有效资产,用于清偿债务;继续将职工安置作为重中之重,做好转岗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各项工作,同时确保没有能力再就业人员基本生活。
十、科创板坚守定位,挑起经济转型重担
科创板交易“满月”,成绩喜人。科创板蕴含着改革者的魄力与努力,也寄托着市场各方的热切期盼,更突显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重任在肩。如何让科创板挑起重担,必须深化对其定位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弄清三个问题。
一是科创属性的边界。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工业门类对企业定位的界限早已逐渐模糊。运输、煤炭、石化等传统行业企业也可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要明确科创板定位,不再“以大为美”“以财务指标为美”,还要继续弄清“什么企业适合上科创板”。
二是科创板在社会投融资体系中的作用。设立科创板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为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科创板的融资制度设计更具包容性、适应性。
三是科创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作为增量改革,科创板要与新三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共同合作,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继续明确自身职能和特点越发迫切和重要。
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多么复杂,
我们只要主动做好自己的事,
中国经济就一定能行稳致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都市财经,或者点击这里打开都市财经手机版)
“都市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admin@5iecity.net,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db:简介]
11:17【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