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来盘一盘上市银行中期业绩
国有大行:稳健运行态势不变
本报记者 周萃
8月最后一周,六家国有大型银行纷纷公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尽管上半年经营形势复杂多变,银行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资产负债实现较快增长,盈利增长稳中有升,风险防控扎实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继续提升。
中间业务收入盈利贡献度加大
尽管上半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六家大型银行仍然实现了不错的盈利增长。
半年报显示,工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86.9亿元,同比增长5%;农行实现净利润1223.72亿元,同比增长5.5%;中行实现税后利润1214亿元,同比增长5.08%;建行实现净利润1557.08亿元,同比增长5.59%;交行实现净利润427.49亿元,同比增长4.85%;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374.22亿元,同比增长14.98%。
驱动盈利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普遍实现较快增长。建行半年报显示,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6.91亿元,增幅为11.15%,信用卡、代理保险和银团贷款收入增长较快。农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好于预期,同比增长17%,特别是该行网络金融快速发展,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贡献度达到22%,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影响银行下半年利润增长的较大变量之一为LPR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在8月底密集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就LPR实施对银行盈利的影响作出说明。总体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未来LPR实施对银行影响有限。因为对大型银行来说,从2013年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启动以后,大型银行即开始推广应用LPR定价。
“LPR给银行带来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定价能力建设、 FTP收益率曲线的建设还有银行利率账户风险的建设,伴随着人民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行这些能力也在形成,现在是考验的时候。”农行副行长张克秋表示。
对于LPR的实施,人民银行要求分三个阶段推进,三季度达到新增贷款LPR定价比达到30%,年底要达到50%,明年达到80%。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表示,该行现在新增贷款LPR定价比例已经超过50%,达到56%,三季度将如期达到监管要求。
不良贷款先行指标呈向好趋势
上半年,国有大行资产质量走势持续向好,风险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半年报显示,工行不良率较年初下降4个基点至1.48%,连续10个季度下降;农行保持不良贷款比例与余额继续“双降”趋势,其中,不良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中行不良贷款率1.4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交行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2%,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也体现出向好趋势,预示未来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健。
农行在其业绩发布会上披露,该行逾期贷款上半年实现“双降”,截至6月底,该行逾期贷款余额1942亿元,比年初减少了88亿元;逾期贷款占比为1.5%,比年初下降了0.2个百分点。农行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为104.8%,也较年初下降两个百分点。
中行逾期贷款也实现了“双降”。该行逾期贷款金额下降19%,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27亿元,较上年末大幅缩小。逾期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下降了0.45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2.73%,较上年末下降了0.17个百分点。
从不良资产的结构分布来看,依照行业来划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业仍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业内专家认为,基于当前信用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银行自身主动进行的逆周期储备和信贷政策调整,未来银行业总体的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健。但同时也需要警惕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抬升所带来的零售贷款,尤其是信用卡和消费类贷款所出现的风险波动。
服务供给侧改革信贷增长稳健有力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之下,上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的力度和结构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六家大型银行紧紧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贷款投放。
工行透露,上半年该行新增人民币贷款7833亿元,新增贷款的均衡率达到66.3%,投放稳健。农行表示,上半年贷款比年初增加了10511亿元,增速8.8%,贷款增量和增速均居于可比同业的首位。
从贷款投向来看,重点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个人消费等领域,优先保证普惠金融、“三农”县域、脱贫攻坚、民营企业以及国民经济补短板的领域。
“上半年的主要投向之一是项目贷款,集中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区域,项目贷款增加了2537亿元,大概占工行整个公司贷款的一半。工行在交通运输、公共设施、能源、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贷款余额都是市场第一。”谷澍表示。
农行在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上增加了3558亿元,占法人贷款增量的61.39%。值得关注的是,农行实现了制造业贷款、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余额显著增长,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了53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了124亿元,制造业的信用贷款比年初增加了245亿元。
“截至6月末,中行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较上年末新增3563亿元,增长7.04%。中行重点投向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节能环保及服务、基础设施补短板以及民营经济等相关领域。”中行副行长林景臻介绍。
今年年初,银保监会要求大型银行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力争总体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在各家银行公布的半年“成绩单”中,普惠金融的增长情况被重点披露,多家银行普惠金融增长已经达标。
数据显示,工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01亿元,增速超过40%;农行银保监会监管口径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365亿元,增速为36.45%,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建行普惠金融上半年增加2200亿元,增速超过36%。
中小银行差异化竞争格局初现
本报记者 赵萌
净利增速重回两位数、资产端不良实现“双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综观2019年上市银行中期业绩报情况,不少银行交出了近5年来的最好“成绩单”,特别是一些“经营有方”的中小银行位列其中。
事实上,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小银行经营和发展状况受到市场普遍关注。从中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小银行总体经营稳中趋好,特别是与国有大型银行净利差多数出现下降不同,其净利差在上半年提升明显。此外,得益于上半年合理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以及银行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梳理各家银行中报,《金融时报》记者发现,不少中小银行正在建立起符合各自实际、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结构优化推动利差走阔
中报数据显示,相比净利润增速均为个位数的五大行而言,不少中小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速。例如,光大银行实现净利润204.84亿元,同比增长13.17%;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506.12亿元,同比增长13.08%;中信银行净利润增速达10.05%,是该行近5年来该指标首次重回两位数。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观测银行机构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利差在2019年上市银行中报里开始出现分化,表现为大型银行利差收窄,中小型银行则普遍扩大。
数据显示,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的净利差在上半年末达到了2.58%,同比提升16个基点,居股份制银行首位;平安银行的净利差为2.54%,紧跟其后,同比提升48个基点;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的净利差也超过2%。
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天津银行上半年净利差为1.86%,同比提升74个基点,盛京银行、郑州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张家港银行、北京银行、长沙银行的净利差上半年均同比提升超过20个基点。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小银行经营稳中趋好,除了得益于今年初以来人民银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其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之外,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更是营收、净利表现不俗的重要原因。
招商银行中报显示,该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零售价值贡献进一步提升。零售贷款总额22090.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兴业银行中报披露,在资产端,该行贷款总量继续扩大且结构优化,聚焦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3.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8%;负债端,则持续推进结算型、交易型银行建设,加大核心存款尤其是结算性存款拓展,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稳定的低成本资金。
“整体来看,上市中小银行质量相对优良,尽管近年来规模扩张增速略有放缓,但从资产质量、盈利增速来看,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上市中小银行在下半年进一步优化结构、深耕地方经济,预计经营稳健向好的趋势仍将保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服务实体助风险抵补能力提升
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中小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不少银行在不良率下降的同时,还实现了拨备覆盖率的提升。招商银行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减少3.84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实现了“双降”。同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394.12%,较上年末提高35.94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1.75%,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2.27%,比上年末提高8.22个百分点。
此外,中小银行不良率表现出明显的“分区”特征。
专家认为,中小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二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三是加快清收处置不良贷款。
此外,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加大了资产质量的管控力度并完善了风险预警机制,尤其是通过加快清收处置不良贷款,资产质量改善明显。平安银行中报显示,该行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收回不良资产总额137.52亿元,同比增长11.6%。
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建立
通过梳理中报,记者发现,由于不具有大型银行的规模优势,中小银行在差异化发展方面下苦工、花力气,逐步建立起符合各自实际、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例如,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见长;民生银行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方面成绩突出;浦发银行率先探索开放银行;北京银行聚焦文旅金融等等。而在各行的“不同”中又蕴藏着“相同”,那就是金融科技和零售转型。
兴业银行中报显示,该行交易银行、绿色金融增势强劲,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25.27%;绿色金融融资余额0.94万亿元,客户1.3万户,接近实现2020年“两个一万”目标。
浦发银行披露,该行持续推进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建设,已发布304个API服务,对接129家合作方应用,总交易量达4300万笔。零售业务上半年实现获客28.5万户。
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641亿元,较年初新增113.7亿元,增幅21.6%,并计划未来5年在全国范围内文化旅游贷款投放不低于500亿元,支持1000户文旅企业成长壮大。
如果说“优势业务”是各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那么金融科技与零售转型则是其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中小银行中报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二者的重要性,并且一些领先的中小银行已经开始从转型中获益。
2019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385.96亿元,同比增长31.7%,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6.9%;零售业务净利润108.10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70.2%。
得益于重塑零售金融数字化体系,招商银行公司零售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1.14%,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5.04%,较上年末上升0.61个百分点;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8%,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7.38%。
编辑:王佳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载金融时报客户端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都市财经,或者点击这里打开都市财经手机版)
“都市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admin@5iecity.net,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db:简介]
11:17【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