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偿付能力:多家险企酝酿补充资本金
财联社(上海,记者 路英)讯,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对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责任”)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责令限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4个省(市)级分支机构停止接受责任险新业务。
这是一起由业务结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问题引起的偿付能力危机,继而影响公司整体经营稳定的典型案例。
保险学者王和对记者表示,风险管理,尤其是偿付能力管理是保险经营的关键,也是保险监管的重点。对此,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应当有充分和深刻的认识,这无论对于公司,还是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均至关重要。
根据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统计,2018年财险行业2018年平均的综合偿付能力为517.47%,而寿险行业2018年平均的综合偿付能力仅为289.35%。
财险行业的周期短,风险高,对偿付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偿付能力多少是安全,这个安全的合理边界在哪里?
长安责任事件警示公司管理风险
近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行政监管处罚决定书,责令长安责任限制董监高薪酬;同时,还责令该公司在上海、山东、河南及宁波4个省(市)级分支机构停止接受责任险新业务。今年1月,银保监会下发三项监管措施:责令长安责任险增加资本金,完成增资扩股工作;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停止接受除车险和责任险以外的新业务;停止增设分支机构。
2018年,长安责任因销售融资型保证保险净亏损18余亿元,居财险行业亏损额之首。其偿付能力从2017年底的174.66%降至2018年底的-185.93%,成为2018年唯一一家偿付能力为负数的财险公司。同一会计年度之内,长安责任偿付能力连续三个季度不达标,下降超过300个百分点,风险综合评级连续两个季度为D类。
从历年险企发展情况来看,因公司自身经营风险导致偿付能力如此严重问题的险企极少。因偿付能力问题,限制开展新业务比较常见,董监高限薪情况也极少。
对此,长安责任回应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称,“此前我司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经营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再保后承保保额控制在《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要求范围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并未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公司出现如此重大风险,并导致了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后果,值得行业深思和探讨。
王和指出:从偿付能力管理的视角看,其本质是风险准备和经营安全管理,因此,与承担风险量相关,而风险量与承保业务的性质相关。就产险而言,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风险量”相对较大,需要的风险(资本)准备更多。这一点,从我国“偿二代”的不同险种的风险因子差异化管理就可以看出,如车险的风险因子在10%左右,而责任险和信用险的风险因子则在40-50%。因此,在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经营管理者要认识到,做不同的业务,要求的风险准备,即偿付能力是不同的。
“同时,科学的经营管理是基于风险预算的管理,即准备做多少业务,做什么样的业务,事先需要一个基于偿付能力管理的预算。此外,还需要有一套实时和动态的监控系统,确保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可能出现失控的情况,导致偿付能力危机。”王和告诉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
“偿付能力是对保险公司经营结果的监管,被称为‘风险导向’的监管体系,不但考虑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更看重经营中的风险。”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保险研究所所长粟芳判断,出现上述情况,或是因为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展太快,或是因为高风险业务占比太大。
低于150%监管预警线公司急增资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多家产寿险公司或因承保问题,或因投资风险遭巨额亏损,偿付能力骤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其中,低于150%监管预警线的公司还有富邦财险、国泰财险、中煤财险、渤海财险等4家。
富邦财险2017年、2018年的偿付能力分别为 133.72%、101.90%。但今年一季度,其偿付能力提升至169.52%,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车险经营亏损造成了2018年偿付能力的下降。公司2018年计划增资1.2亿,并于2019年1月收到监管注资变更批复,偿付能力有所提升。
2018年,国泰财险偿付能力下降177.86%至125.35%,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业务结构调整阶段,综合成本率保持较高水平且战略投入较大,造成2018年实际资本减少。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增加也是重要因素。公司已于2019年一季度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变更注册资本批复,偿付能力提升至273.74%。
渤海财险的偿付能力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一季度分别为148.59%、140.20%、135.94%,均低于150%。渤海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增资计划,并聘请了专业的财务顾问公司协助引进具有较强资本实力、能够与公司产生业务协同的战略投资者。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低于150%,应当暂停开展信保新业务,并可在偿付能力满足要求后恢复。但公司此类业务占比低,对业务拓展基本无影响。
中煤财险2018年、2019年一季度偿付能力分别为130.42%、136.11%。在2019年一季度偿付能力低于150%的3家公司中就包括中煤财险,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就偿付能力相关问题采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公司也在进行增资,其他内容不方便回答。
财险业偿付能力均值为寿险业1.8倍
根据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统计,财险行业去年公布年报的86家公司中只有5家偿付能力低于150%,占比为6%。同年,寿险业84家险企公布年报,其中偿付能力低于150%有13家,占行业16%。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记者统计,去年财险行业的偿付能力均值为517.47%,寿险行业为289.35%,财险业偿付能力均值是寿险业的1.8倍。从某个角度可以看出,财险行业对偿付能力的敏感度更高。
对此,一位寿险产品精算经理分析:“财险行业的承保风险多是短期风险,风险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都会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财险公司的风险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二是风险发生之后损失的不确定性。寿险行业的承保风险是长期风险,风险确定性较强,偿付能力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也能够保持风险可控。寿险公司偿付能力120%到150%之间也是合理的。但财险偿付能力在150%以下接近120%,如果某一年赔付率过高,偿付能力很有可能就会不达标。”
这主要是由于产寿险行业性差异所造成的,一是产品差异、二是资金消耗差异、三是风险差异。而风险差异中,承保风险是主要影响因素,利率风险对偿付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保险量化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三大风险。寿险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占比更高,大约在70%左右,承保风险占30%;财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占40%左右,承保风险占50-60%左右。”总部在上海的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研究员表示。
“财险利率风险采用风险因子法进行计算,寿险利率风险采用情景分析法进行计算,寿险由于没有那么多长久期资产供给,一直以来存在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的情况,所以情景法下寿险利率风险资本计提的要显著高于财险资金。”上述保险资管研究员表示。
虽然寿险在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比财险公司要计提更多资金。但上述沪上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影响产寿险偿付能力的主要原因。“寿险公司低于150%的公司较多,一方面是本身这些机构的资本金偏少;另一方面是这些机构的经营杠杆过高,前几年经营的保费规模量较大,再加上创收盈利能力跟不上,偿付能力充足率自然就下来了。” 上述保险资管研究员分析说。
偿付能力涉及行业效率 并非越高越好
尽管偿付能力是保证客户利益、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但也并非越高越好。
“偿付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对保户的的保障就更高,如果偿付能力严重低于监管红线,通俗一点地讲,险企就有可能还不上保户的资金。”一位寿险公司财务人士表示表示。
“强化偿付能力管理是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证公司能承担的起风险,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偿付能力的标准也并非越高越好,这涉及到保险业的效率问题。”王和对记者表示,“如果效率太低,保险业存在的逻辑基础就面临挑战,特别是与其他金融业态相比。”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保险资金运用一定要将资金和负债匹配起来。以寿险举例,传统的寿险产品需要长期配置,这是它的资金特性;而投连险就是要去搏高收益,也要承受高风险,如果可以把这种产品的特性充分展示给客户,也是无可厚非的。 财险错配的情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它的期限,财产险资金都是偏短期的,财险要不断滚动它的资金来源,所以它对流动性的要求会更高一点。但是财险也会配一些长期资产,因为只有久期才能拿到更高的收益。想拉长期限获得高收益,流动性就会下降,而流动性上来之后,收益自然也就下降,这中间是要找一个平衡点。”
“我们要向国外传统的保险市场去学习,他们做保险行业百年,的确有很成熟的一些经验。国内保险业总是说要弯道超车或者跳跃式发展。现在国内模式是保费一端赔钱,就希望投资去补,但这个模式与国外保险业刚好相反,他们是以保险为主,投资为辅。像巴菲特,首先在保险业务这一段非常谨慎,是用浮存金去做投资,保费那一端已经保本,投资这端可以更加放开。而国内最后变为投资为主,保险为辅,跟保险的初衷就违背了,跟着别人的钱,荒了自己的地。”周瑾评价说。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都市财经,或者点击这里打开都市财经手机版)
“都市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admin@5iecity.net,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db:简介]
11:17【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郑州银行2018年净利润下降29.10%股价早盘跌至4.92元\/股创历史新低】昨日郑州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其2018年年度净利润预测数据由增长0%至10%调整至下降-32%至-27%,业绩快报中披露的净利润下降29.10%。今日该行股价一度下跌超4%,至上市以来最低值,仅4.92
11:16